高分笔记
- 这里主要记录竞赛中其他团队公开的笔记。
一年级上的课程选了网络系统安全,小组汇报的内容便做过这个课题。拿到数据集也发现和当时做的差不多。
于是最开始的思路便是按照之前的做法尝试,因为当时汇报要求五分钟内,所以其实做的很浅,这次也算又重新回顾了一遍。
前置技能:
最近也是折腾了一台存储服务器,实际上它不仅仅作NAS(网络附接存储)使用,也跑着一些计算,但是为了方便起见就叫它NAS了。
本文既算是一个记录也可以算是一个教程,包含材料选配、硬件组装、系统安装以及网络设置。如果你也准备建一台NAS的话,本文末也有一些QA帮助你分析是否真的需要、需要何种配置。
全部配置单如下
硬件 | 类型 | 参考价格 | 来源 |
---|---|---|---|
准系统 | Dell R730XD准系统(带单电双散+背板扩展) | 850 | TB |
阵列卡 | H730 | 准系统带 | TB |
网卡 | 双千双万电口 | 准系统带 | TB |
CPU | E5-2697V4×2 | 215×2 | TB |
GPU | 丽台K600 | 55 | XY |
内存 | 三星 64G 4DRx4 ECC 2400 DDR4×8 | 255×8 | XY |
数据盘 | 400G东芝 SSD×24T Dell东芝盘体×64T 希捷银河003A×24T DELL 0295×2 | 平均250×12 | TB |
系统盘 | 三星 EVO 870 1T SSD×2 | 435×2 | TB |
此外准系统不带盘架,还花了60买了14个盘架以及其他物品搭建环境
硬件 | 类型 | 参考价格 | 来源 |
---|---|---|---|
UPS | 山特 C2KR+配线 | 380+5×7+70 | XY |
电池 | 12v9ah电池×8 | 50×8 | TB |
路由器 | TL-R3473G | 45 | XY |
实际上如果只是组件一台NAS的话,有很多地方可以减配,不过由于自身的一些需求所以最终配置是这样。
例如,家用买R730 8盘就够用了,用不上XD以及背板扩展,网口也不需要万兆,阵列卡走直通用ZFS软RAID的话H330就够了,这样大概650就能拿下准系统。
以及内存的考量是由于ZFS依赖ECC纠错+大内存做缓存,不过自用实际上两条64G也绰绰有余了,这样内存500预算就够了(如果组硬阵列可以更低)。
包括CPU,不需要计算只常规NAS使用两个E5-2640V4就够了。
数据盘方面也是同样,这里我购买两条SSD的作用是做SLOG+缓存,自用实际上可以不用考虑,全部机械就够了。
系统盘方面,实际上R730系列主板都是支持SD模块的,买两张闪存卡做Mirror搭建系统也是一样的。
综上,这套配置花了7245+900=8145元,如果只是考虑NAS(4T*8)使用的话3500就足够了。
后续更新
全波形反演(FWI)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基于波传播获得的稀疏测量数据来重建物质场。对于特定问题,使用神经网络(NN)对物质场进行离散化可以提高相应优化问题的鲁棒性和重建质量。本文将这种方法称为基于神经网络的FWI。从初始预测开始,迭代更新神经网络的权重,以使模拟的波形信号与稀疏测量数据集相拟合。对于基于梯度的优化,选择合适的初始预测(即合适的神经网络权重初始化)对于实现快速且稳健的收敛至关重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迁移学习方法,以进一步改进基于神经网络的FWI。该方法利用监督预训练来提供更好的神经网络权重初始化,从而加快后续优化问题的收敛速度。此外,反演结果还能得到物理上更有意义的局部最小值。网络被预训练以使用传统FWI第一次迭代中的梯度信息来预测未知的物质场。在二维域计算实验中,训练数据集由具有任意位置、不同形状和方向的椭圆形空洞的参考模拟组成。
本文将所提出的迁移学习基于神经网络的FWI与另外三种方法进行了性能比较:传统FWI、未进行预训练的基于神经网络的FWI,以及使用预训练神经网络预测的初始猜测的传统FWI。结果表明,迁移学习基于神经网络的FWI在收敛速度和重建质量方面均优于其他方法。
Venture是一个适用于「Screeps」的自动化机器人。
项目代码:github.com/X3NNY/Venture,欢迎提交issue和PR。
这里的布局可以参考hoho建筑布局教程中的内容,不同的布局方式将应用不同的工作流程,例如,你也可以规划出一种多级布局,即上一级化工厂使用下一级化工厂作为底物化工厂进行合成。
在Venture
中,我选择使用常规的中心布局以及固定底物化工厂的模式,将中间两个化工厂作为底物化工厂,其他化工厂处理合成和BOOST工作,优点是设计简单,流程清晰。
当游戏渡过新手期后(房间等级>=3),此时大量的工地待修建,更多的扩展需要能量运输,控制器升级能量需求。单靠房间中的两个能源点不足以覆盖上述能量需求,此时便可以考虑像其他房间扩展。
一次完整的外矿采集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当然,由于游戏中还有中央房间和高速通道的存在,在这两种特殊房间上的外矿开采会稍有不同。
当指定了外矿采集房间之后,如果没有目标房间的视野,将首先生成一个外房斥候爬爬
到目标房间获取视野。
同时应中立房间的能源矿只有1500储藏,所以还要孵化一个外房预订爬爬
对目标房间控制器进行预订。
房间孵化任务主要负责整个房间运维,这里的房间运维主要指在没有敌人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利用房间内的资源进行建造。我们整个设计思路为建筑任务驱动+爬爬角色角色驱动,对于房间运维来说,主要便是母巢何时发布合适的孵化任务。
我们按照房间等级,将游戏进程分为不同阶段。注意:我们这里只考虑理想情况下的运维,在真实世界中还需要配合其他模块保证整个计划稳步进行。
定义:room.level <= 2
此时的主要任务为收集足够的能量用于建造,此时会发布更多的采集爬爬
获取更多的矿工,同时通用爬爬
作为基础爬爬负责最开始的能量流通。
同时开始着手生成建造爬爬
完成容器
建造工作。
这个阶段主要是构建房间布局、设置工地等其他工作,完成之后便可以得到容器
和一些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