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EEE TIFS: Dynamically Generate Password Policy via Zipf Distribution
-
口令组合策略有助于增强密码对猜测攻击的抵抗力。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口令策略生成框架HTPG,基于口令的ZipF分布,HTPG将口令按频率分成头部口令和尾部口令。 同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增益比的策略排序方法,帮助用户选择更有效的策略增强头部口令。HTPG可以提高整个数据集的安全性,使口令分布更加统一。 实验表明,通过HTPG生成的策略,与原始头部口令相比,破解的数量减少了69%。可用性调查显示80.23%的增强口令不会被记住原始口令的用户忘记。
高分笔记
- 这里主要记录竞赛中其他团队公开的笔记。
HGNet-V2-Starter
赛题一 基于网络流量的恶意攻击检测
Prethinking
-
一年级上的课程选了网络系统安全,小组汇报的内容便做过这个课题。拿到数据集也发现和当时做的差不多。
于是最开始的思路便是按照之前的做法尝试,因为当时汇报要求五分钟内,所以其实做的很浅,这次也算又重新回顾了一遍。
-
前置技能:
- python基础。
- conda以及jupyter notebook的使用。
- pandas、sklearn、numpy等库的使用。
- pytorch使用。
-
最近也是折腾了一台存储服务器,实际上它不仅仅作NAS(网络附接存储)使用,也跑着一些计算,但是为了方便起见就叫它NAS了。
本文既算是一个记录也可以算是一个教程,包含材料选配、硬件组装、系统安装以及网络设置。如果你也准备建一台NAS的话,本文末也有一些QA帮助你分析是否真的需要、需要何种配置。
材料选配
-
全部配置单如下
硬件 类型 参考价格 来源 准系统 Dell R730XD准系统(带单电双散+背板扩展) TB 阵列卡 H730 准系统带 TB 网卡 双千双万电口 准系统带 TB CPU TB GPU 丽台K600 XY 内存 XY 数据盘 平均 TB 系统盘 TB 此外准系统不带盘架,还花了买了14个盘架以及其他物品搭建环境
硬件 类型 参考价格 来源 UPS XY 电池 TB 路由器 TL-R3473G 45 XY -
实际上如果只是组件一台NAS的话,有很多地方可以减配,不过由于自身的一些需求所以最终配置是这样。
例如,家用买R730 8盘就够用了,用不上XD以及背板扩展,网口也不需要万兆,阵列卡走直通用ZFS软RAID的话H330就够了,这样大概650就能拿下准系统。
以及内存的考量是由于ZFS依赖ECC纠错+大内存做缓存,不过自用实际上两条64G也绰绰有余了,这样内存500预算就够了(如果组硬阵列可以更低)。
包括CPU,不需要计算只常规NAS使用两个E5-2640V4就够了。
数据盘方面也是同样,这里我购买两条SSD的作用是做SLOG+缓存,自用实际上可以不用考虑,全部机械就够了。
系统盘方面,实际上R730系列主板都是支持SD模块的,买两张闪存卡做Mirror搭建系统也是一样的。
综上,这套配置花了7245+900=8145元,如果只是考虑NAS(4T*8)使用的话3500就足够了。
后续更新
- 实际组装我才知道机器主板自带核显,所以根本不需要亮机卡,反而亮机卡不知是驱动还是什么问题无法使用。
- 主板不能使用VGA转DP/HDMI线,这也坑了我很久,最后还是直接使用iDrac连接的。
-
全波形反演(FWI)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基于波传播获得的稀疏测量数据来重建物质场。对于特定问题,使用神经网络(NN)对物质场进行离散化可以提高相应优化问题的鲁棒性和重建质量。本文将这种方法称为基于神经网络的FWI。从初始预测开始,迭代更新神经网络的权重,以使模拟的波形信号与稀疏测量数据集相拟合。对于基于梯度的优化,选择合适的初始预测(即合适的神经网络权重初始化)对于实现快速且稳健的收敛至关重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迁移学习方法,以进一步改进基于神经网络的FWI。该方法利用监督预训练来提供更好的神经网络权重初始化,从而加快后续优化问题的收敛速度。此外,反演结果还能得到物理上更有意义的局部最小值。网络被预训练以使用传统FWI第一次迭代中的梯度信息来预测未知的物质场。在二维域计算实验中,训练数据集由具有任意位置、不同形状和方向的椭圆形空洞的参考模拟组成。
本文将所提出的迁移学习基于神经网络的FWI与另外三种方法进行了性能比较:传统FWI、未进行预训练的基于神经网络的FWI,以及使用预训练神经网络预测的初始猜测的传统FWI。结果表明,迁移学习基于神经网络的FWI在收敛速度和重建质量方面均优于其他方法。
-
Venture是一个适用于「Screeps」的自动化机器人。
项目代码:github.com/X3NNY/Venture,欢迎提交issue和PR。
功能目标
布局
-
这里的布局可以参考hoho建筑布局教程中的内容,不同的布局方式将应用不同的工作流程,例如,你也可以规划出一种多级布局,即上一级化工厂使用下一级化工厂作为底物化工厂进行合成。
在
Venture
中,我选择使用常规的中心布局以及固定底物化工厂的模式,将中间两个化工厂作为底物化工厂,其他化工厂处理合成和BOOST工作,优点是设计简单,流程清晰。
-
当游戏渡过新手期后(房间等级>=3),此时大量的工地待修建,更多的扩展需要能量运输,控制器升级能量需求。单靠房间中的两个能源点不足以覆盖上述能量需求,此时便可以考虑像其他房间扩展。
一次完整的外矿采集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 侦查预订
- 排险防御
- 建设采集
- 资源运输
当然,由于游戏中还有中央房间和高速通道的存在,在这两种特殊房间上的外矿开采会稍有不同。
常规流程
侦查预订
-
当指定了外矿采集房间之后,如果没有目标房间的视野,将首先生成一个
外房斥候爬爬
到目标房间获取视野。同时应中立房间的能源矿只有1500储藏,所以还要孵化一个
外房预订爬爬
对目标房间控制器进行预订。
-
房间孵化任务主要负责整个房间运维,这里的房间运维主要指在没有敌人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利用房间内的资源进行建造。我们整个设计思路为建筑任务驱动+爬爬角色角色驱动,对于房间运维来说,主要便是母巢何时发布合适的孵化任务。
我们按照房间等级,将游戏进程分为不同阶段。注意:我们这里只考虑理想情况下的运维,在真实世界中还需要配合其他模块保证整个计划稳步进行。
开荒期
-
定义:
room.level <= 2
-
此时的主要任务为收集足够的能量用于建造,此时会发布更多的
采集爬爬
获取更多的矿工,同时通用爬爬
作为基础爬爬负责最开始的能量流通。同时开始着手生成
建造爬爬
完成容器
建造工作。 -
这个阶段主要是构建房间布局、设置工地等其他工作,完成之后便可以得到
容器
和一些扩展
。